首页 > 农业 > 聚焦三农

王建威:科技助力农民增收 产业复苏

来源:互联网

    本网记者 刘远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气温玩起了“过山车”,生活在河北保定望都县的人们过上了“一天短袖短裤,隔天棉衣秋裤”的日子。人冷了可以加衣服,农作物受冻就只能找农技人员帮忙了。

  “浇水可以缓解地温的剧烈变化,减轻忽高忽低的温度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全国“最美农技员”望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长王建威的一番话,让种粮大户与气温一同“跌宕起伏”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时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王建威和他的农技推广队伍正利用他们手中的“科技力量”助力望都农民的增产增收。近日,记者跟随着这支忙碌的团队去探寻今年春耕生产的新气象。

  在望都县高岭乡孔士屯村,记者看到了一片与众不同的麦田。与印象中整片绿油油的麦田不同,这里的麦田呈条带状,每4垄小麦旁边会有60厘米左右的空置土地,远远看去绿色的麦苗与黄色土地好像一大片黄绿相间的“斑马线”。

  “这是我们现在重点推广的小麦套种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王建威指着“斑马线”告诉记者,该模式能充分利用边行优势,改善田间小环境,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小麦的边行效应,增加产量。二是可提前栽植辣椒,延长生长时间,提高产量和品质。三是可以降低辣椒发病机率,通过这种技术模式可实现小麦、辣椒(干椒)“双700斤”,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虽然套种期间辣椒叶片所接受的光照强度低于单作,但晴天可满足线辣椒的光需求;间作条件下,尽管辣椒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单作辣椒,但小麦收获32天后,二者的差异消失;共生期间,单作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间作的,但到小麦收获后第20天左右,二者的差异不再显著。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望都县推广了数千亩。

  “王老师对我们的地像自己的地一样上心,这几天气温变化很大,他每天都要来看看。去年用了王老师的技术,辣椒病害少了,水肥药的使用都减了不少,对比单独种植辣椒,保守的说亩均增收也在500元以上。”麦田的所有者是一家辣椒加工企业,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用了小麦套种辣椒这项技术后,节水20%,节肥10%,节药30%以上,节省人工10%。“辣椒还在苗期,主要注意温度管理,高温时注意放风防止高温烫苗,同时也要注意低温冻苗。”离开麦田时,王建威再次与企业负责人强调了近期特殊天气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望都县辛街村春秋实专业合作社的番茄大棚中,一只只体型“威武”的熊蜂在棚内飞来飞去为番茄授粉,水、肥、药全部通过地下滴灌直达作物根部。这是王建威推广的一项技术集成,“水肥药一体化”加熊蜂授粉。通过滴灌给水、施肥、用药,不仅大幅度减少了农药与肥料的使用,还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用了王老师教的技术,我的番茄能比其他没用这技术的多卖3、4毛钱,别人番茄卖1块2我的能卖1块6。”春秋实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王洪飞对记者说。由于农药化肥用的少,通过熊蜂授粉果实品质好,王洪飞的西红柿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王建威告诉记者,通过这项技术,农药使用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肥料使用量减少一半,用水减少三分之二。不仅如此,通过熊蜂授粉果实坐果率高,同时口感提升明显。由于滴灌和熊蜂的使用,减少了人工作业的时间,没有了人为损害,让番茄溃疡病的发生大大降低。据了解,在王建威和他团队的努力下,目前望都县百分之七十的番茄种植户都采用了“水肥药一体化”这项技术,熊蜂授粉技术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如遇冻害,喷雾时要用温水,避免使用温度过低的井水对植株造成二次伤害。”临走时王建威专门拉住王洪飞让他转告其他合作社社员。

  望都县是国家级出口辣椒质量安全示范区,望都羊角椒以其独特而优良的品质享誉古今,驰名中外,为望都赢得了“辣都”的美誉,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然而,近年来望都辣椒也深受“炭疽病”的困扰,辣椒种植面积从高峰时期的8万多亩下降到现在的3万多亩。

  由于辣椒“炭疽病”多发于雨季,不利于打药防治,选育抗病性高的新品种才是更好的解决之道。为此,王建威和他的团队四处奔走寻找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底,王建威在海南的辣椒实验中选出了抗病性较强的新品种,不久前已经在去年发病重的地块试种。如果成功不仅能解决炭疽病的大问题,还能比现有品种增产三分之一。

  “如果新品种试种成功,再加上推广新的种植模式,我相信望都一定能重现昔日辣都的辉煌。”对此王建威充满信心。

推荐阅读

Copyright© 无锡数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