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 金融股市

1月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 利率中枢整体下移

来源:互联网

经历了2017年年末的资金面紧张局面,2018年开年来,银行间本币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利率中枢整体下移;债券市场交投活跃,收益率曲线呈陡峭化。成交量方面,1月份,银行间市场总成交100.4万亿元,同比增长71.9%,环比增长3.8%。其中,货币市场成交71.0万亿元,同比增长67.3%;债券市场成交9.4万亿元,同比增长70.0%。截至1月末,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21797家,较上月末增加236家。

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

整体看来,1月份货币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利率中枢整体下移。1月,人民银行通过定向降准释放大量流动性,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资金净回笼7900亿元,通过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实现资金净投放1085亿元,净回笼资金共计6815亿元。

从市场表现看,据统计,今年1月末,隔夜信用拆借和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收于2.63%和3.19%,较去年12月末下降29个和223个基点。1天期和7天期银银间回购定盘利率分别收于2.58%和2.81%,较上月末下降22个和63个基点。Shibor除9个月和1年期的月末利率基本与上月末持平外,其余各期限品种降幅明显,其中,隔夜和1个月Shibor分别收于2.59%和4.13%,较上月末分别下降25个和81个基点。

成交方面,数据显示,货币市场1月份共成交71.0万亿元,同比增长67.3%。其中,信用拆借成交10.6万亿元,同比增长74.0%;质押式回购成交57.8万亿元,同比增长65.3%;买断式回购成交2.5万亿元,同比增长90.1%。从货币市场融资结构看,仅有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资金净融出方,净融出额分别为9.1万亿元和6.5万亿元;资金净融入额排名前三位的机构分别是证券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和基金,净融入额分别为6.3万亿元、2.4万亿元和2.2万亿元。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初见成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谈到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时,央行明确,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

债券市场交投活跃

2018年年初以来,海外债券市场出现下跌,那么,国内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表现如何?据了解,1月份,银行间债市的收益率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陡峭化特征。在宽松的资金面以及机构新一年的配置需求的共同推动下,银行间债市短端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行;而中长端收益率则主要受国际债券市场收益率普遍上行的制约,保持高位走势。

“今年初以来,在全球基本面表现较强劲以及油价上行带来的通胀预期和货币收缩预期的影响下,欧美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这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中长端收益率的下行。”业内人士表示。

具体来看,银行间国债5年期以下的收益率降幅明显,1年期、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3.52%和3.64%,较月初分别下降27个和13个基点;而5年期以上的国债收益率均出现微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收于3.92%,较月初上升5个基点。1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行)到期收益率收于4.26%,较月初下降36个基点,而10年期政策性金融债(国开行)到期收益率则收于5.09%,较月初上升24个基点;1年期AAA级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收于4.98%,较月初下降19个基点,而5年期AAA级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则收于5.45%,较月初上升6个基点。

债券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交投表现活跃。据统计,1月份,债券市场成交9.4万亿元,同比增长70.0%,其中债券借贷成交1785.4亿元。从交易券种看,同业存单、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是成交占比前三位的券种,成交金额分别为3.8万亿元、2.5万亿元和1.4万亿元,市场占比分别为40.8%、26.5%和14.8%;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四类券种合计成交金额为1.3万亿元,市场占比为13.3%。

利率互换曲线陡峭化

利率互换市场方面,受短期资金面宽松以及市场对长期通胀和紧缩预期的影响,利率互换曲线1月呈现陡峭化态势。根据交易中心利率互换曲线数据,1年期和10年期FR007利率互换分别收于3.58%和4.15%,较上月末分别下降12个基点和上升3个基点。

1月,利率衍生品市场成交2.3万亿元,同比增长249.0%。其中,普通利率互换成交2.3万亿元,债券远期成交3亿元。普通利率互换中,从期限结构看,1年及1年以下品种成交占比为81.6%,1-5年和5-10年品种成交占比分别为18.3%和0.01%;从参考利率看,以FR007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交易占比为85.0%,以Shibor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交易占比为14.6%。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开年以来,海外债市开始大幅调整,收益率上行明显。据海通证券(12.250, 0.00, 0.00%)研究所统计,以美债为首的欧美等主要国家债市,在年初以来出现集体下跌,除了日本国债收益率调整幅度较小外,欧洲、北美等债市利率均有明显上行。截至2月23日,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相比2017年年底分别上行了48个基点、35个基点、23个基点、26个基点。对此,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认为,海外债市未来的调整对国内债市的影响有限。

推荐阅读

Copyright© 中国前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