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银行理财

杭州银行交出上市后最亮眼成绩单:三大板块变阵,一季度营收大增三成

来源:互联网

从2016年末的8.54%、到2017年半年报的7.86%,杭州银行在去年末祭出了上市后最漂亮的净利润,2017年全年同比增速13.17%。

该行盈利加速的势头在今年一季度仍在延续——截至3月末该行单季实现净利润15.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7%。而营业收入41.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41%。这是因为受益于区域经济,下半年利差逆市回升。

同步提升的还有该行的资产质量。杭州银行不良贷款率去年下降0.03%到1.59%,今年一季度续降至1.57%,且风险先行类指标关注类贷款占比大幅下降0.54%至2.31%。当然,不良出清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风险抵御还是要加强的,该行拨备覆盖率从2016年末的186.76%猛进至今年3月末的225.59%。

信贷资产的提质增效,显然是资产规模刚站上8427.64亿元的杭州银行盈利改善的重要动因。如果说盈利指标是台面上杭州银行必须给股东交的差,那么台面下这家城商行所经历的业务结构调整期,才决定着这家银行将来能不能进阶商业银行第一梯队——开启零售板块转型、加速培育对公板块护城河业务、压降同业业务规模。

大零售转型上道

杭州银行用“开始起步”来定义自家的零售金融业务战略转型。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个人存款(含定活)达到702亿元,在整个负债端占比为14.8%;从资产端来看,零售贷款余额为981.37亿元,占比32.97%,且不良率在去年末仅为0.13%,远远低于全行不良。

也就是说,虽然公司金融仍是负债端获取、以及资产端投放的绝对主力,但该行零售业务占比及贡献度均较往年上升。

零售板块转型起步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该行开始正式设立小微专营机构——台州分行。杭州银行表示,该行小微金融已基本完成结构调整,全年新客户贷款投放达124.01亿元,较上年增长50亿元;增量客户聚焦抵押产品和微贷产品小微金融条线抵押贷款占比达到83.75%,非抵押项下贷款户均41万元。

规模扩张的同时,小微金融条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等风险指标均实现下降,存量业务风险基本出清。

同时,与其他银行一样,杭州银行开始加码对线上消费金融场景的争夺,自主开发了基于不同征信逻辑的消费信贷类业务平台;同时,也搭建了纯线上个人智能财富管理平台(如基金代销、综合理财等), 实现个人理财产品销售5625.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89%;实现代理销售基金29.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21%。

公司金融加速筑护城河

在科技文创板块先行一步建立护城河优势,是杭州银行有别于同业的地方。

首先从客户圈定上,杭州银行在上市公司客户、民营龙头客户等传统大客户客群上,较早地锚定科技文创客户、新三板客户这两类细分领域客户,并将其纳入重点综合金融客户服务名单。

其次从体制机制上,杭州银行建成了与同业截然不同的专营体系:针对科技文创类客户实行单独的客户准入机制、单独的授信审批机制、单独的风险容忍政策、单独的业务协同政策,以及对业务人员实行单独的薪酬考核政策。

而从产品输出上,杭州银行目前已经构筑了集企业现金流管控类产品、无形资产质押类产品、新三板企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投贷联动类产品为一体的创新产品体系。

目前,该行的科技文创金融事业部体制为业内独有,形成了事业部、专营机构、特色机构三层格局。截至去年末,该行科技文创企业客户达4356户 ,同口径较年初新增812户,增幅22.91%;表内外融资敞口余额280.26亿元,同口径较年初增加42.53亿元,增幅17.89%。像此前热播的《军师联盟》、《人民的名义》、《鸡毛飞上天》、以及电影《爱乐之城》、《绝世高手》等项目,杭州银行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信贷支持。而重点是,截至2017年末,该行科技文创金融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47%,风险管控良好。

科技文创客群的壮大自然也在反哺公司金融。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公司金融业务条线存款余额为3650.61亿元,占比达到77.04%;贷款余额(不含贴现)1836.16亿元,占比61.69%。

大幅压降同业理财26%

此外,杭州银行还正在启动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在产品端加大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在投资端加强主动管理能力。

杭州银行的理财产品结构已在去年末初见成效:截至去年末,该行存续理财产品规模1985.83亿元,同比压缩16.83%。其中,扩大零售理财和对公理财规模,压缩同业理财规模:公司理财产品余额达到355.43亿元,占比上升至17.9%;零售理财仍是绝对主力,占比由年初的48.98%提高至年末的72.77%;同业理财占比由年初的31.22%下降至年末的5.16%。

推荐阅读

Copyright© 中国前沿新闻网